近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揭露了甘肃省天水市明清时期的文物保护院落被不合规的改建工程破坏的问题。据报道,该院落尚未获得批准就进行了改造工程,甚至被转变成了一个日本风格的餐厅,给这些文物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尽管专家已提出整改建议,但相关部门对此事并未重视,导致修复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
天水的青铜马至今仍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代表之一。而古城中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更是历经数百年后仍然保留着古朴典雅的风采。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也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然而,最近的事件让人们对文物保护的现状产生了担忧。
据央视调查,天水古城内的文物保护院落被私人投资者改建成了一个日式餐厅。这种改变不仅破坏了原有的建筑格局,也对文物本身造成了重大的破坏。文物保护应该是一个严肃的事业,需要专业的人士根据相关规定来进行修缮和保护,而不是随意改建。这种不合规的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文物的权益,也毁坏了人们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如今被营造成日式餐厅,已看不到中式古建风貌,甚至加盖了两间日式厢房,赵氏祠堂的经营者装修刷漆把古建房屋结构的棱角磨平了,16号院中甚至索性拆除了原本的楼梯。类似这样的破坏还有很多!
此外,记者前往甘肃省公航旅天水名城公司了解,发现文保院落很多申报材料与实际经营业态不符,有紫砂壶店变成私房菜饭馆,还有酒馆变成火锅,茶社变成餐厅等情况。多家餐厅出现明火烹饪,火灾隐患比比皆是。
这些改头换面均系:未批先设、未批先修。
央媒评:文保院落可以商业化,但活化利用的前提,是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让文物“活”起来的多样路径中,决没有一味趋利、牺牲文化价值、让文保院落再遭破坏的这条路。
更为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专家已经提出了整改建议,但相关部门并未予以重视。他们没有及时采取行动,也没有对违规改建者实施必要的处罚。这种漠视文物保护的态度无疑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侮辱。文物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守的事业,任何一次疏忽都可能对历史财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于这一事件,许多网友表示非常不满。有网友表示,这种擅自改造古建筑的行为是对历史文化的破坏,是对文化遗产的不尊重。同时,也有网友表示,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
总的来说,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让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身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历来就是文物保护的先行者。无论是故宫、长城还是其他重要文化遗址,中国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来保护和修复。然而,对于这些不着边际的改建行为,我们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来保护文物和历史。
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审批制度。任何对文物进行改建的行为都应该经过专家的审核和审批。只有那些符合规定并且能够保护文物本身价值的改建方案才能得到批准。
其次,应该加强对文物修复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专家应该参与到修复工程的每个环节中,并确保施工符合相关的修缮标准。只有这样,文物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历史遗产才能得到延续。
最后,对于那些违规改建的行为,必须采取法律手段予以严惩。这不仅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也能向社会传递出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的信号。
总之,对于天水古城文物保护院落被不当改建的事件,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文物保护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和担当。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文物保护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每一处文物都能够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修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传承给后代,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
文保院可以商业化吗?答案显而易见。充分活化和利用文物,使其焕发出时代的生机,既是对古代建筑的“解放”和“拯救”,又是丰富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有益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商业化呢?也需要合理的调查。放任自流,监管不力,隐患重重。毫无疑问,活化利用的前提,就是要以保护为先,让文物“活”起来,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绝对不能为了利益而牺牲文化价值,破坏文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