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红人张雪峰再次因为直播中几句轻率的言论,而引发网上舆论的轩然大波。
事情的起因是,张雪峰在直播互动时,对文科专业进行了严厉的点评。他首先一句概括,认为文科都是服务业。
不仅如此,他还用了一个字去概括文科工作的态度和状态——“舔”。随后他还卖力地模仿了一番所谓文科工作人员面对领导求赏识的样子,一边摆出谄媚的笑容一边说“爷,我给你笑一个吧”云云。
张雪峰这番贬低文科的言论一出,立刻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大量文科专业出身的网友纷纷表示强烈谴责和不满,觉得他的言语轻蔑、态度不当。
就在张雪峰引发文科界集体愤慨之际,一些权威学者也站出来对他的言论提出驳斥。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亮的视频回应。这位长期从事文科教学和科研的专家明确指出,文科并没有张雪峰说的那么“水”,不存在他描述的那些负面情况。
马亮教授还表示,文科之所以会有一些普遍问题,其根源在于培养体系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文科专业的作用和价值。
张雪峰的言论一出,很快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舆论场面几乎是一边倒的谴责态度。但是仔细看来,网友们的反应也并非毫无分歧。
的确,大部分文科毕业生和在校生都表示强烈抗议,认为张雪峰的言论完完全全是在诋毁文科,与事实严重不符。他们纷纷举例,现在许多文科毕业生成为了企业高管或政府管理者,完全不属于所谓的“服务业”。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文科生坦言,张雪峰说的不无道理,自己工作后确实需要面临来自上级的种种压力,只能低声下气、笑脸相迎,属于典型的“服务业”状态。这些学生承认,文科生需要面对的就业环境和心理压力,的确与理科生有较大不同。
与此同时,一些理科毕业生也站出来表示,理科生其实也面临同样的处境。他们同样需要对上级领导点头哈腰,工作中处处服务人,与文科生并无二致。
“我们这些基层打工人,不管文科还是理科,除了卖笑,哪还有别的本事?”一名程序员如此评论道。
因此,对于张雪峰的“文科服务论”,网友们的态度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统一。仔细分析,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只是反对的声音占据主流。
无独有偶,就在张雪峰的“文科服务论”在网络上遭遇集体反对之时,他本人也意识到失言,连续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两篇道歉声明,希望平息事态。
然而有分析认为,张雪峰的道歉并不充分,没有意识到自己触动了文科界的禁区。他的道歉更像是敷衍了事,并未正视真正的问题所在。所以,这场针对其言论的抨击可能并未就此落幕。
人民大学教授马亮对此事的评论也引起关注。他解析指出,张雪峰之所以招致如此大规模的抨击,很可能是因为他的一些言行动了太多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
比如因为张雪峰的原因,很多本来升温的大学专业变得冷门起来。若干院校的招生出现了难题,相关科系的发展前景堪忧。这无疑触动了一些学校和专业的切身利益。
此外,张雪峰所创办的教培公司,为员工提供了非常优厚的福利和休假政策,这在互联网企业中并不多见。这可能也触犯了资本家的某些利益和底线。
所以马亮认为,张雪峰需要更为审慎谨言,因为他已经成为公众人物,受到的政治正确约束远高于普通人。
张雪峰作为互联网红人,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因为某些言论而遭遇集体围攻。之前他就曾多次在公开发言中踩雷,招来文科生或高校教师的批评。但是这一次,情况似乎严重得多。
有分析指出,之所以张雪峰这次‘翻车’如此彻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移世易,整个社会环境和舆论生态已经改变。
在过去,张雪峰代表的是教育体制外的一种自由发声。他的一些看似新颖大胆的言论,往往能引发群众的共鸣。但是如今形势不同了。人们对公众人物负责任言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更加重视专业人士的意见。
所以这一次,当马亮等高校教授站出来系统驳斥张雪峰的言论时,舆论场上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反对一方倾斜。张雪峰自称“遇事猛说三”的个性,在这个时代看来有些过时了。
而就在张雪峰风波仍在持续发酵的时候,又有新动向。有网友突然扒出,早在四年前,张雪峰就曾公开表示“文科基本等于服务业”。这无疑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言论脱缰的不满。
张雪峰如今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各方面舆论的压力也在持续积累。这场因为几句轻率言论而引发的风波,最终会以何种方式落幕,我们拭目以待。